超級個體:U 型社會的新職涯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形成了明顯的「U 型化」趨勢 — 一端是科技巨頭與大型平台,另一端是靈活多變的個體工作者,而中間的傳統企業與職位正在逐漸萎縮。在這個新型社會結構中,職業生涯的發展不再是攀爬單一組織的階梯,而是在多元網路中探索個人價值的獨特軌跡。
古典老師提出的「超級個體」理論,我非常認同,這不僅是面對時代變革的應對之策,更是 U 型社會中個人價值最大化的路徑圖。
為何需要成為超級個體?
時代已經改變
當今社會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徵:
- 組織壽命越來越短,而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世界 500 強企業的平均壽命僅有 35 年,預計到 2020 年可能只有 20 年,而人類有可能活過 100 歲。這意味著未來的人可能需要經歷 10 家公司、2-3 個城市、3-4 個行業,甚至 2-3 段婚姻。
- 個體的生產資源需求減少:從採摘時代到農業時代,再到工業時代,如今的知識工作者可能只需要一臺電腦和每天 3-4 小時的工作就能養活自己。科技讓人的力量越來越大,也讓人需要越來越少的生產資料。
- 職業無邊界:行業與行業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壁壘正在消散。今天的編劇不只是寫電影劇本,還可能為企業做路演、事件行銷、線上教育編劇等;產品經理也成為各行各業都需要的角色。
- 技術演進加速變革:人工智慧 (AI) 和區塊鏈 (Crypto) 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各個行業。這些技術不僅創造了全新的工作崗位和商業模式,也正在顛覆傳統行業的運作方式。
AI 與加密技術如何改變遊戲規則
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正在徹底改變超級個體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機會:
AI 賦能超級個體
- 能力擴展:AI 工具如 Claude、ChatGPT 等大型語言模型可以作為超級個體的「能力擴展器」,幫助個人完成從內容創作、程式碼編寫到資料分析等各種任務,使單個人的產能呈指數級提升。
- 知識獲取:AI 可以幫助個體快速獲取和整合知識,縮短學習曲線,使「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更加高效。
- 創新助推:AI 可以作為思維助手,提供多角度思考,激發創新靈感,幫助超級個體突破思維局限。
加密經濟的新機遇
- 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使得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成為可能,超級個體可以不依附於傳統公司,透過參與多個 DAO 或 Web3 項目來實現職業發展。
- 價值捕獲:透過代幣經濟 (Token Economy),創作者和貢獻者可以直接捕獲自己創造的價值,不再需要中間商抽成。
- 全球協作:智能合約使得陌生人之間的可信協作成本降低,超級個體可以輕鬆與全球各地的人才組建臨時性項目團隊。
- 身份與聲譽: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身份 (DID) 和聲譽系統,使個人的專業成就、技能和貢獻可以被可靠地記錄和驗證,增強了個體在網路中的信任基礎。
超級個體要具備的三種超能力
在這個變化加劇的時代,尤其是在 AI 和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成為「超級個體」。所謂超級個體,就是一個能在這個時代自我驅動、自我創造、自我成就的人,能夠善用新技術但不被技術所限制。超級個體需要具備三種超能力:
1. 自我迭代能力
在動態中一邊奔跑,一邊思考的能力。人有三種價值:自我價值、組織價值和關係價值。當組織和關係不再是穩定的參照系時,我們需要清楚理解自己的特色、優勢、驅動力和價值觀,並持續迭代更新目標。
沒有人能在大學時期就清晰設定 25 年後的人生目標,因為想法會變,社會會變,一切都會改變。超級個體需要一種一邊奔跑,一邊思考,持續做自我定位的能力。
2. 三種原能力
在網際網路時代,人的三種最底層能力是:
- 生產能力:持續自己生產訊息和價值的能力
- 連結能力:與其他節點(人、組織、資源)連接的能力
- 傳播能力:向外散播訊息的能力
今天的職場從樹狀結構變成了網路狀結構。就像從前只能沿著固定的路線從北京到廣州,如今有了飛機可以直接跨越中間節點一樣,現代社會中的個體可以直接與全網連接,而不需要透過層層節點。AI 技術和 Web3 平台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網路效應,使個人可以不受地域、組織的限制,直接與全球市場和使用者連接。
每個人都需要像一家公司一樣,具備多重角色和能力,才能在這個網路中發揮價值。
3. 復原力
在一個變化快速的時代,每個人都會經歷多次成功和失敗。超級個體需要像終結者中的液態機器人那樣,遭受打擊後能迅速恢復並變得更強。
許多優等生缺乏復原力,因為他們從未經歷過真正的失敗。但真正能在這個時代生存的人,應該具備「常作不死」的能力,而非「不作不死」的保守策略。
如何成為超級個體?
要成為超級個體,需要實踐以下兩個心法:
1. 樂高式的能力組合
就像樂高玩具可以拆散重組成各種形狀一樣,我們也應該將自己的能力模組化,根據需要進行組合。單一技能在不確定的時代風險極高,而多種能力的組合更具競爭力。
例如科幻作家郝景芳,她將物理學、天體物理、經濟學、文學、內容運營等多種能力組合在一起,創造出獲得雨果獎的《北京折疊》。再如一位在家帶孩子的母親,她的育兒經驗、多任務並行能力、財務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都是可以重新組合的職場技能。
在 AI 和加密技術的時代,這種能力組合變得更加多元和靈活。例如,一位熟悉區塊鏈技術的藝術家可以創作 NFT 藝術品;一位懂程式設計的金融專業人士可以開發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產品;一位懂 prompt 工程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透過 AI 工具建立個性化學習體驗。技術的發展不僅創造了新的能力模組,也提供了更多能力組合的可能性。
2. 人生超連結
人生就像一個充滿超連結的網頁,而非一本線性的書。當你點擊某個連結時,可能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生物大爆發、社會變革、個人生涯中的重大決策,往往都是超連結式的,而非規劃出來的。
一個人一定要持續讓自己暴露在可能性之下,才有機會讓那些可能的機遇涌入生活。古典老師建議按照「七三比」來安排生活:70% 的時間努力增值,30% 的時間不抱任何期望,持續社交,持續點開人生的超連結。
在數位時代,這些超連結可能來自於各種新興社群和平台:參與一個 DAO 的治理討論、加入一個 AI 研究的開源項目、參與一個 Web3 駭客松,或者只是在 Twitter 上與行業領袖互動。區塊鏈和 AI 領域的發展速度極快,經常會出現突破性的創新和機會,對超級個體而言,保持對這些領域的好奇和開放,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職業轉機。
結語:AI 與加密技術時代的超級個體
在個體崛起的時代,尤其是 AI 和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壞消息是你必須改變,好消息是你有機會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AI 和區塊鏈技術為超級個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平台,超級個體需要學會與這些技術共舞,利用它們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而不是被它們所取代。
如果你相信未來是有可能的、多元的、會更好的,你就會去創造、去發現、去在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利用新技術擴展自己的可能性,成為一個真正的超級個體。